PCO企业该如何高效打开新型市场?各位都是身经百战的行业带头人,我们总是在谈行业,那我们是否能够接受行业的自然经济发展规律在每个时段随着环境的波动都会面临新潮期的变革?时代不会倒退,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因市场而生,避免让顺境中的惯性思维左右我们在当下环境中的市场判断,任何行业的革新一定是市场的必然规律,则市场的矛盾问题由市场发展去解决,我们能做的既是不断的“内修外练”,提升自我的市场竞争力。 年终将至,互相问候之间可能更多是在唏嘘“当下病媒市场的经济环境对于PCO从业者可谓是寒冬腊月”,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但是各位总保持一个信念,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希望能在国家及各地政策的加持下更好的缓冲,或在商业体系待经济环境复苏,虫害治理供应端的我们能有所成长,可是这种艰难的坚持下得到的回暖措施极有限,此时,我们不得沉下心思考未来的市场该如何开拓? 政府单:城市创卫、爱卫或疾控分包区域虫控治理、军工厂虫害管理。。。 商业单:食品厂、药业、小区、学校、医院、车站。。。 打开甲方市场在今后更具挑战,尤其是在智能科技发展的驱动下,笔者理解大多数PCO企业主要从在客户成本压缩、传统模式向智能业务转型的未知感、PCO中小型企业效益矛盾三大因素困扰下“摸着石头过河”,接下来笔者也是从以上三方面较深层面诠释PCO企业在当下趋势发展及客户开拓的理解。 问题一:市场的机遇在哪? 数智化——下一个行业风口一定会在数智化方面爆发,浅分析几个因素: 行业必然趋势 无论从成本“内卷”角度,还是从传统防制方式不能满足当下快节奏、数据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这些表象的底层逻辑一定是“人效”问题,并非是人不能解决当下的虫媒管理问题,而是行业随智能元素的融入,提供了更多样、更高效、更便捷的选择,任何行业的发展一定是趋利的,低成本高产能的市场需求既有了“数智病媒”的发展机会。 若站在国家战略层面,将国内现有的病媒防制技术媲美欧美发达国家,我们还有一段距离,虽讲“因地适宜”的本土化虫控事业的发展是当下之际,但是与虫媒管控相关的食品出口、国际贸易、文旅交流也因用药安全、流行病传播、GDP发展等方面相互影响,从国家规划层面也提升对虫媒管控的新高度、新要求。 政策导向 2023年12月26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46号); 2024年7月31日发布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鼠疫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疾控应急发〔2024〕14号); 2021年8月6日由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38号); 2024年7月8日由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发布《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通知》(全爱卫发(2023)2号); 从近几年出台的相关文件重点提出“强化职能部门、提升专业水平、创新医防协同、加强队伍建设、建设法规体系、加大组织保障力度”等,也重点强调城市卫生虫害的科学规范的管理,通过科学技术强化部门职能、提升专业水平,数据多端口共享,使管理者更直接的参与一线,制定更加惠民利业的政策法规。 行业交流 以下这些交流会议中无一不在重点提及“数智虫控”发展机遇,同时行业领先技术也在这些重大会议中发布展示,相比于前些年的会议展示内容,这些活动交流中展示的技术更全面诠释行业的发展动态。 2024年7月,上海《第二届虫害管理可持续发展论坛》; 2025年至2026年广东广州建设《关于公布病媒生物监测与防制创新技术研究应用“揭榜挂帅”计划项目的通知》; 2024年9月浙江桐庐《第一届长三角区域病媒生物监测与防制学术交流会》; 陕西西安24年4月《全国消杀大会》、湖北武汉24年3月《消杀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四川绵阳24年10月《第十届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会议的通知》、24年11月《全国生物安全学术大会》; 问题二:客户需要的是什么? 客户看似不断的在提高虫害服务的门槛——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质上是整个消费市场的变革,比如网络经济带动直播带货,让我们有了更便捷、更实惠的选择,同时也将产品更加透明,可能实体店在“吐槽”电商平台的同时也在加入这个网络大军,那么从便捷、智能的角度再反观PCO企业面对的客户时,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甲方一直追求“物美价廉”。 从问题的本质来分析,对于PCO企业而言现在的生意并不是没有客户,而是价格太低没办法支撑业务的开支,但对于甲方并不是一再提高要求,而是市场的透明性使客户更明智的选择合适、合理的服务产品,提升效率也指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及风险,当市场已经倾向“薄利多销”的模式时,PCO企业也必须同步适应这种环境调整,无论业务技能的成本压缩,还是市场新模式的拓展,目前虽不能很单一的通过智能方案来解决人效问题,但智能技术从根本意义上而言是将PCO企业对客户的服务内容直观化,智能硬件在各场景的搭建将传统的“被动”防制变更为“主动”防制——成本收缩、效果提升、管理规范,所以智能方案的普及一定会将、也必将PCO市场赋予更加规范、科学、高效管理。 问题三:我们该如何与时俱进? 案例搭建 与其在内卷状态中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以现有的客户网络选择合适的类型搭建数字化病媒的使用案例,与客户的接轨体验数字化病媒防控新模式,正如雷军所言“偷偷干,干好了我们大力推广,失败了,就当没有干过”,在新模式的探索中了解智能方案的与原有业务的匹配度,再从实际需求上做好“因地适宜”的调整优化,创建自身的特色业务。 宣传跟进 快手、抖音、微信视频号、公众号、展会、年会,只要是宣传的机会和平台,我们就得有这种敏锐的嗅觉,现在是“酒香还怕巷子深”的时代。案例搭建的过程中也是对智能方案全面熟悉的过程,结合自媒体宣传及客户案例讲解,丰富宣传内容,以全新的姿态面对新型的市场环境,短平快切入市场先机。 以点带面 做市场本身就是不断将市场优势资源做整合后快速扩展业务量,增加客户密度,仅仅坚守“一亩三分地”,等待的只是市场“弱肉强食”的竞争,通过案例应用对于企业发展自身的需求及客户的需求才会具象化,否则大家可能都是“隔着衣服挠痒痒”触不到彼此的痛点,汇总针对不同客户类型的“监测+防制”的方案,以案例做引导,快速铺摊子,最后扩展客户网络及战略合作。 结语: 通过以上综合阐述,若想继续快马前行在PCO行业中,一定要求变,变并非推到重来,是对原有业务在新模式下的高效接轨,当然不变的是对事业的热情和敬畏之心,树立优秀的口碑,认真负责服务好每一位客户,在虫控管理新时代的引领下,结合市场优势资源勇于创新,希望各位在数字病媒的风口期我们再次突出“内卷”重围,朝气蓬勃的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